怀念当时的激情
来源:网络
编辑:文章网
点击:次
时间:2022-02-12


如果今天的年轻人想象一下:我们年轻的时候,也就是五六十年代,经济匮乏,生活单调,孩子能有什么乐趣?!事实上,我们小时候经常玩。比如爬树、弹弓打鸟、滚铁环、拍照、临摹杏子、砸颜、弹球、撞球、放风筝、溜冰车等等,这些都是我们男生经常玩的。其中,“陀螺旋转”是我记忆中的一种最爱,有一段时间还挺痴迷的。
在我们这一带,陀螺也叫“打疙瘩”。那时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很不一样。他们玩的一切基本上都是自己去找,自己去做。成年人一般不给钱,家人也没有消费能力玩。在我十几岁的时候,我展示了我的“内心展示”的天赋,我总是玩好东西。比如我做的手枪,可以“假换真”。哈哈!有点吹牛,不是吗?反正我可以做陀螺这种简单的工作。
那时候我家附近的火柴厂做火柴的时候,会有没用的木轴留给工人或者居民烧。木轴有一尺多长,有粗有细,是我们陀螺的好材料。要把木轴切成陀螺需要的长度,先用卷笔刀把一端削尖,然后在另一端切出两个圆边。然后在尖端挖出一个小窝,找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金属球,砸进窝里。最后用砂纸打磨光滑,陀螺就基本完成了。
做陀螺看似简单,但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。尖的部分越短越好,这样它的重心会低,转速会快,不容易掉下来。第二,尖端一定要在中心,这样陀螺才能很好的平衡,旋转时间会很长。如果陀螺表面涂上颜色或者贴上彩纸,陀螺看起来会很好看。
陀螺的大小取决于木轴的厚度。我用粗木轴做了一个直径十五厘米的大陀螺。我拿出来玩,没人敢和我碰撞。其实陀螺最好的材料就是重量重重心低的硬杂木。木轴是椴木做的,比较轻,但是容易制作,一般可以接受。
鞭打陀螺也很简单。找一根稍微粗一点的木棍或者竹签,然后用麻绳或者像少女辫一样的布织成鞭绳。关键是鞭尖越细越强越好,这样鞭子才能准确,声音才清脆。因为我做得又好又精致,所以总有朋友找我帮忙。我记得另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孩子来找我:给我们也做一个吧,弟弟。哈哈!那我不应该骄傲吗?
打陀螺时,先将皮鞭绳缠在陀螺上,左手轻轻将陀螺按在地上,右手瞬间将皮鞭拉离陀螺,陀螺就会转动。玩陀螺也需要一些技巧。当然,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画出点。更难的是在陀螺基本不动的情况下,泵送陀螺快速旋转。
还有很多花样可以玩:在地上画一个圈,两个人在里面抽两个陀螺互相碰撞,谁的陀螺被自己撞出圈或者拉出圈,也就是输了;或者在一边画起跑线,在远处画另一边的终点线。一个命令,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带着陀螺仪从起跑线出发,获胜者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线的人。
最有趣的是冬天陀螺在冰上长时间旋转。市三中后面是新开河。冬天结冰时,放学后,我们经常去那里打陀螺。公园里的湖又宽又平。虽然很远,但我们经常去那里。
有时候,我们一群人一起努力,一起停下来,看看谁的陀螺转得最久,谁赢。有时候,在争冠的比赛中,每个人都会分崩离析。起来,继续抽烟和跑步。有时候,它们会变成一堆。有时候,一个接一个,故意叠起来压在一起。太吵了!那种快乐!当我们玩累了,玩够了,就摘下帽子,头上蒸蒸,互相看着,互相嘲笑,这是我们最舒服最满足的时候。
这种事情已经持续了几十年,但每当我回想起,我就忍不住笑了,我仍然怀念当时的激情。如今,很少有孩子玩陀螺仪。有时候,在公园和广场上,我会看到一些老年人玩陀螺作为健身活动,他们总是会觉得很亲切。他们是想重拾童年记忆吗?有时候我想,如果真的能穿越,我宁愿回到那个时候。虽然我很穷,但我感受不到现在的安逸、安逸、躁动和幸福。

上一篇:让我们轻轻地慢慢啜饮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:

相关推荐:
- [网络日记]把最美的时光留一会儿2021-12-14
- [随笔散文]春天的花朵应该在风中歌唱2021-08-14
- [图文精选]七夕,我走进你的城市2021-04-13
- [网络日记]人的生长过程是无法逾越的2021-04-07
- [网络日记]一段留在心间的梦2021-03-14
- [伤感文章]一场雨让我孤独2021-03-10
- [随笔散文]谁在窃窃私语,谁在与花同眠2021-03-08
- [情感文章]把对你的感情藏在心里2021-03-07
- [心情故事]记忆中的小巷2021-03-03
- [抒情散文]最深的眷恋2021-02-23
快速通道

最新文章
- 怀念当时的激情02-12
- 让我们轻轻地慢慢啜饮01-02
- 你在我的世界11-23
- 我对山泉的记忆07-03
- 我需要一颗热爱生活和感06-19
- 你一直都很美05-22
- 70年的努力和辉煌成就05-19
- 如果面条吃起来刚刚好05-03
- 那一抹深红04-28
- 一帘烟雨写尽江南的神韵04-17
热门文章
- 为你好,是一种思想绑1856次
- 多想做一个,没有故事998次
- 我们的付出是有成果的488次
- 这是炊烟唤醒我们的383次
- 生活不是诗350次
- 曾经的恋人349次
- 春到锦里沟346次
- 回乡337次
随机推荐文章
